用“雷锋精神”之光,曜泸石红色征程——雷锋学习月的泸石特写
3月是“雷锋学习月”,在春帷揭晓,大地向暖之时,泸石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吹响了疫情防控和返岗复工冲锋号。而其中的一些画面,值得被铭记。
一、一腔热血
(一)两面旗帜(公司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进入白热化的关键时期,在藏高公司、泸石公司的精神感召下,公司党员同志和青年职工分别于2月1日和4日自发成立了“泸石公司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和“泸石公司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这两面旗帜也应运而生。在这特殊的时期,两面旗帜就代表着的就是泸石公司党员和青年干部职工的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一种敢为人先的气魄。先锋队和突击队的身影在泸石公司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战场上随处可见,他们已经成为了两把尖刀,插到公司“双重任务”建设过程中最需要的地方。
(二)两份入党申请(资金财务部何梦琴、综合办公室周卓)
、
这是两份入党申请书,出自公司的两名泸石青年——何梦琴和周卓。
泸石公司现有干部职工38人,其中党员21,占比约55%,疫情来临,公司所有党员都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就在此时,两位青年受到党的感召,主动递交了入党志愿书,决心为党、为泸石公司做出更多贡献,对于入党的原因,两位青年各有不同。
“每次突发事件,共产党员永远在我们身边,包括这次疫情,藏高系统党员同志的反响之快、之团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永远冲锋在前,这种勇敢和坚定,让我也想加入他们,一起战‘疫’”。而且自从参加工作之后,我发现党内人士会经常组织学习,这对于我来说,能努力学习前沿知识,保证自身能向先进看齐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何梦琴有感而发。
“我外公是位正直的共产党员,他在特殊时期不受极端思想影响,毅然坚持初心,给需要帮助的百姓予以最大支持,也获得了人生至交,他这样无惧外因,坚持真理的信念,这对我的影响很大。从了解这个故事起,我就对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的力量有着震惊与向往,每每想起外公的故事,就像是在鞭策我,像外公一样,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周卓诚恳说道,目光坚定。
他们的入党的原因虽然不同,但是,他们追求进步、磨练品格的目标是一致的,为社会主义作出自己的应有贡献是一致的。在疫情肆虐的时候,两位年轻人并没有退缩,而是通过申请入党来表决心,亮身份,他们的一腔赤诚令人敬佩。当然,他们早已用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了,何梦琴瞥见成都血库告急的新闻,毅然决然地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和血液;而周卓也作为公司青年突击队的一员,已在一线配合开展驻地建设工作10多天,并肩负起了驻地的后勤保障工作。
二、一隅坚守(安全环保部 宋杨)
宋杨是泸石公司安全环保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为了给值班、带班同事提供更健康的工作环境,从1月31日起,宋杨每天坚持到位于成都双楠的临时办公地点开展办公室的消杀及疫情防控物资的发放、员工餐食的统一领取等工作。如果将疫情期间的公司环境保障视作一场持久战,那这里就是宋杨的战场。他的工作可能是十分简单的,重复的,但却饱含着40多天来从未间断的奉献和对公司的爱。衣服、裤子被染色了不要紧,双手被消毒液腐蚀了也不畏惧,问起这些,他总是轻描淡写,一句"我只是在做职责所在的事"便略过所有;但,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这不就是最宝贵的初心吗?在他斩钉截铁地说出那句“职责所在”,在他搬着50多斤的消毒液走回公司,在他害羞地唱着“明天你好”时,那份纯粹,那份勇武,那份柔情,仿佛在告诉我们,他有颗金子般的心。一如他的微信昵称"太阳",用自己的光和热,驱散疫情带来的阴霾,温暖到泸石高速每个人的心坎上。
三、一路奉献(泸定代表处 唐雪峰、邓嘉毅,石棉代表处 陈伟)
(一)泸定代表处
2月28日是泸定代表处几位泸石青年在节后下项目的第五天。再过几天,整个代表处的在册员工都将来到一线和他们并肩战斗了。为了给即将到来的同事提供一个干净舒适的“家”,一个温馨的“单位”,唐雪峰、邓嘉毅交接了手中的地勘工作后便和司机李翔回到了代表处驻地,用了一整天开展驻地的打扫、清洗和消杀工作。七八床4件套、38个房间,一大片公共区域,他们三人的辛勤劳动使代表处焕然一新。天边虽然艳阳高照,冷碛镇的冷风却在窗边吼得飒飒响,就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他们仨不约而同冒出了微微汗水,见证着当日的辛苦、兴奋和满怀憧憬。
“今天的业务工作乏善可陈,但也着实付出了心血与汗水。更何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将代表处整理得像家一般安心、暖心,我们背井离乡的同事们才能更好在这里工作、生活。且想起前些日成都的同事几十天如一日坚持到岗给办公室消毒,给大家营造一个健康的办公环境,我做的这些又算什么呢?”——摘自唐雪峰复工日记(2月28号)
(二)石棉代表处
3月2日,是石棉代表处临时食堂正式启用的日子。代表处的陈伟早早就赶回了代表处,联系好水电工和厨师,开始了食堂的建设,从食材的采购和货物的搬运,到食堂的打扫消毒和餐具的清洗,再到最后用餐前的传菜、摆盘,陈伟用心参与了每个环节,忙得不可开交,他所为的,不过是晚上所有同事赶回来,那一顿热腾腾的餐饭。
“回到宿舍很快就睡去了,日记都是第二天补的,但是看到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菜肴,喝着便宜的歪嘴,大家笑得十分真诚,房间的欢声笑语让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摘自陈伟复工日记(3月2日)
四、一片真心
(一)“热血战疫、爱心接力”无偿献血
3月6日,泸石公司工程建设部的苟明家走在去公司献血的路上,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和他同行的,有泸石公司青年突击队员和党员先锋队员代表共6人。
“由于单位大部分同事们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复工复产的号召,都到一线开展复工去了,我们几个既是献出自己的爱心,也代表他们献血,责无旁贷。”
在经过填表、血压测量、血液检测等一系列流程后,苟名家走上了献血车。
“因为是第一次献血,有一些紧张,但是经过车上医生和护士的讲解和安慰,就不那么“虚”了,整个献血十分顺利。”
献血结束后,苟名家还与其他几位男同胞为公司女同胞送去了女神节的祝福,当大家比着心大声吼出那句“女神节快乐”,画面温暖且感人。
(二)电音版“懂你”
3月6日,党群工作部的李东来给负责群团工作的赵尚玉打了个电话:
“赵姐,我们除了通过献血给女神们表白,我们男生也给女生唱首歌您觉得怎样?就唱‘懂你’,这种歌既可以展现女同胞的奉献,也能说明我们泸石公司‘懂’大家。”
“很好啊,我们赶紧汇报下呢?”
“嗯,因为疫情原因,我们没办法去录音棚,而且现在去录音棚也搞不赢了,我就请各部门(代表处)成员提供录音,我来剪吧。”
“好!”
说干就干,在给领导汇报后,李东来便向各部门(代表处)通讯员阐述了想法,大家特别支持,7日上午便收齐了所有素材,共计108个。
随之而来的是第二个问题:虽然写了演唱台本,规定了每人唱的段落、节奏、参考的音频,但很多人唱的节奏、音调还是不同。
“怎么办?先排版,再自学修音呗”
毕竟有志者事竟成。李东来把这108段长短不一的素材用音频编辑软件慢慢裁剪,尽量让所有人的节奏统一起来,然后再边看教程边修音,分针一圈一圈地转着,不觉间鸡鸣四起,东方既白。当音频渲染出来,李东来自己都笑了。
“忙活了一晚上,走音版是没得了,修了个怪异的太空人版······再抢救下!”
这一抢救,又过了4个小时。音频好像不那么怪异了,但由于这位“业余修音师”技术实在有限,每个人唱歌的转音有如加入了电音效果,因此,“泸石懂你”的电音版就这样应运而生。百老汇有个理论,叫:“烂+烂=棒”,也许做作的电音版显得更诙谐可爱,最终赢得了单位女神们的欢笑和点赞。李东来心头的大石也随之放下,可以睡个好觉了!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曾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那么,“雷锋精神”在泸石高速的外沿表现是什么?是一腔热血、一隅坚守、一路奉献,一片真心。